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可能由经血逆流、免疫异常、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医源性种植等原因引起。
1、经血逆流:
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可能通过输卵管逆流至盆腔,种植在卵巢、腹膜等部位。这类异位内膜仍受激素影响周期性出血,形成局部炎症和粘连。治疗需结合药物抑制月经来潮或手术清除病灶。
2、免疫异常:
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对逆流内膜清除能力下降,导致异位组织存活。常伴随自然杀伤细胞功能降低或炎症因子升高。可通过免疫调节药物或激素治疗控制病情进展。
3、遗传因素:
直系亲属患病者发病风险增高7-10倍,可能与特定基因突变有关。这类患者往往发病年龄早、症状重。需定期监测并早期干预,预防卵巢巧克力囊肿等严重并发症。
4、内分泌失调:
雌激素水平过高会刺激异位内膜增生,孕激素抵抗则导致病灶难以萎缩。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不孕。治疗以口服避孕药、孕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药物为主。
5、医源性种植:
剖宫产等手术可能将内膜细胞直接带入腹壁切口或盆腔,形成术后瘢痕内异症。典型症状为周期性切口疼痛和包块。需手术切除病灶并配合药物防止复发。
建议患者保持适度运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避免高脂饮食减少雌激素合成,经期忌食生冷辛辣以防加重痛经。可尝试热敷缓解疼痛,但症状持续加重或影响生育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腹腔镜确诊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