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月子期间便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和使用药物来缓解。饮食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1、调整饮食结构。月子期间便秘与饮食过于精细、缺乏纤维有关。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例如,早餐可以选择燕麦粥,午餐和晚餐增加绿叶蔬菜的摄入,如菠菜、芹菜等。同时,适量摄入富含益生菌的酸奶,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每天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饮用过多浓茶或咖啡。
2、适度增加运动。产后适当活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建议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进行15-30分钟的轻度运动,如产后瑜伽、散步等。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剧烈运动。可以在室内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如骨盆倾斜、桥式运动等,这些都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3、必要时使用药物。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调整仍无法缓解便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乳果糖、聚乙二醇等渗透性泻药,以及开塞露等局部用药。使用药物时需注意剂量和使用频率,避免长期依赖。乳果糖可以每天服用10-15毫升,聚乙二醇每天服用17-34克,开塞露则根据需要使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增减剂量。
4、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建立规律的排便时间,避免憋便。可以选择在早晨起床后或饭后30分钟内尝试排便,这有助于形成条件反射。排便时保持正确姿势,建议使用脚凳,使膝盖略高于臀部,这样可以减少排便时的压力。每天固定时间如厕,即使没有便意也要尝试,有助于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
5、注意心理调节。产后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导致便秘。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放松,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可以尝试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或者与家人朋友交流,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
月子期间便秘是常见问题,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必要时使用药物,并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和心理状态,可以有效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