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单次暴露的传染概率较低,实际风险与暴露方式、病毒载量、黏膜完整性等因素有关,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无保护性行为、母婴传播及血液接触。
1、传播途径:无保护性行为中肛交风险最高,阴道交次之,口交风险极低;共用针具或职业暴露的血液传播概率约0.3%;母婴垂直传播概率可达15%-45%。
2、病毒载量影响:急性感染期和艾滋病晚期患者体液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强;规范抗病毒治疗使病毒载量低于检测限时基本无传染性。
3、暴露后处理:72小时内启动暴露后预防用药可降低80%感染风险,常用方案包括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等三联药物,需连续服用28天。
4、阻断窗口期:暴露后2周内完成HIV核酸检测,6周和12周复查抗体,期间避免高危行为。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
发生高危暴露后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避免挤压,及时到传染病医院或疾控中心评估阻断治疗必要性,日常坚持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