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腹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腹腔炎症,通常发生在肝硬化患者中,通过及时抗生素治疗和原发病管理,多数患者可以治愈。治疗包括抗生素使用、腹腔引流和营养支持,同时需控制肝硬化等基础疾病。
1、自发性腹膜炎的病因主要与肝硬化相关。肝硬化患者因门静脉高压导致肠道细菌易位,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腹腔,引发感染。其他高危因素包括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和长期使用抗生素。
2、诊断自发性腹膜炎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患者常表现为腹痛、发热、腹部压痛和腹水增多。腹水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菌。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或CT有助于评估腹水情况。
3、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的核心是抗生素治疗。常用抗生素包括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喹诺酮类,疗程通常为10-14天。对于耐药菌感染,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方案。
4、腹腔引流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腹腔穿刺或置管引流,减少腹水积聚,降低感染风险。引流过程中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继发感染。
5、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使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避免酒精摄入,减少肝脏负担。
6、控制基础疾病是预防复发的关键。肝硬化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积极治疗肝病并发症。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可能是根治性治疗选择。
自发性腹膜炎的治愈率较高,但需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