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和肛门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肛肠疾病,痔疮属于良性血管病变,肛门癌则是恶性肿瘤。痔疮主要表现为排便出血、肛门肿物脱出或疼痛,肛门癌可能出现肛门肿块、持续疼痛、分泌物异常及体重下降等症状。
痔疮通常由长期便秘、久坐、妊娠等因素导致肛垫下移或静脉曲张引起,症状多与排便相关且呈间歇性发作。肛门癌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长期肛周慢性炎症、免疫抑制等因素有关,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且可能伴随全身表现。痔疮出血多为鲜红色且附着于粪便表面,肛门癌出血可能混有黏液或脓液并伴随排便习惯改变。
肛门癌早期可能被误诊为痔疮,但肛门指检可触及质硬不规则肿块,肠镜检查可见溃疡性病灶,病理活检能明确诊断。痔疮通过肛门镜观察可见充血隆起的静脉团,通常无须病理检查。痔疮治疗以调整排便习惯、药物坐浴或胶圈套扎为主,肛门癌需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保持规律排便、避免久坐久站、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预防痔疮。肛门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肛门指检,出现持续肛门不适、分泌物带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两种疾病预后差异显著,痔疮经规范治疗多可控制症状,肛门癌早期发现对治疗效果和生存率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