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针灸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但无法完全治愈。针灸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血管痉挛等机制帮助控制血压,需配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1、调节机制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影响交感神经系统,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常用穴位包括曲池、太冲、足三里等。
2、短期效果部分患者经针灸治疗后可能出现血压暂时下降,尤其对临界高血压或情绪性血压波动效果较明显,但疗效维持时间存在个体差异。
3、联合治疗针灸需与降压药物联合使用,临床常用降压药包括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针灸可减少部分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
4、适应人群更适合1级高血压及伴有头痛、眩晕等症状的患者,严重高血压或合并靶器官损害者仍以药物治疗为主。
建议每周进行2-3次针灸治疗,同时保持低盐饮食、规律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变化,不可擅自停用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