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可以缓解部分痛经症状,但需根据病因决定是否适用。痛经可能与激素失衡、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1. 激素失衡原发性痛经多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短效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和子宫内膜增生,减少前列腺素生成,可遵医嘱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炔诺酮片等药物。
2. 子宫内膜异位症避孕药可抑制异位内膜生长,缓解继发性痛经。需配合腹腔镜确诊,常见伴随月经量增多、性交痛,可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辅助治疗。
3. 子宫腺肌病该病导致子宫均匀增大和进行性痛经,避孕药仅能暂时控制症状,长期需考虑子宫动脉栓塞术或病灶切除术,伴随症状包括贫血、经期延长。
4. 盆腔炎症慢性盆腔炎引发的痛经需抗生素治疗,避孕药无法改善感染因素,可能掩盖病情,常见伴随下腹坠痛、异常阴道分泌物。
痛经患者应记录月经周期症状变化,避免经期剧烈运动,若避孕药使用3个月无效或出现突破性出血,需及时妇科就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