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小便后尿道疼痛可能由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尿道结石、阴道炎等原因引起。
1、尿路感染:
细菌侵入尿道引发炎症反应,常见于大肠杆菌感染。典型表现为排尿灼痛感,可能伴随尿频尿急。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同时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
2、尿道炎:
尿道黏膜受病原体刺激产生炎症,常见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症状包括排尿刺痛和尿道口红肿,可能伴有异常分泌物。需进行分泌物培养,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3、膀胱炎:
膀胱黏膜炎症波及尿道,多由细菌逆行感染导致。表现为下腹坠痛伴排尿末疼痛,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治疗需足疗程使用抗生素,配合膀胱区热敷缓解症状。
4、尿道结石:
微小结石通过尿道时造成机械性摩擦损伤。典型症状为突发性刀割样疼痛伴排尿中断,可能伴肉眼血尿。需超声检查明确结石位置,小于6毫米结石可通过药物排石治疗。
5、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污染尿道口引发刺激症状,常见霉菌性或滴虫性感染。表现为外阴瘙痒伴排尿灼热感,白带检查可确诊。需针对性使用阴道栓剂,同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建议每日饮用蔓越莓汁抑制细菌附着,避免穿紧身裤保持会阴透气,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出现发热或血尿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饮食需忌辛辣刺激食物。持续症状超过3天或妊娠期患者需及时泌尿科就诊,必要时进行尿培养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