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肺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雾化吸入、氧疗、物理降温、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宝宝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吸入异物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细菌性肺炎常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每袋125mg,每日3次、头孢克肟颗粒每袋50mg,每日2次、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每袋100mg,每日1次。病毒性肺炎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颗粒每袋15mg,每日2次。支原体肺炎则需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片每片250mg,每日3次。
2、雾化吸入:雾化吸入可帮助稀释痰液,缓解呼吸道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混悬液每次1mg,每日2次、沙丁胺醇溶液每次2.5mg,每日3次。雾化时需注意保持宝宝坐位或半卧位,避免哭闹。
3、氧疗:对于缺氧的宝宝,需及时进行氧疗。可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氧气,氧流量控制在1-2L/min。氧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
4、物理降温:发热是肺炎的常见症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用温水擦拭宝宝额头、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每次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
5、营养支持:肺炎期间宝宝食欲下降,需加强营养支持。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适当增加喂养次数。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泥。注意补充水分,可给予温开水或淡盐水。
宝宝肺炎治疗期间需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接触二手烟和刺激性气体。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呼吸频率和体温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持续高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定期复查,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