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后神经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局部封闭治疗、神经阻滞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胫后神经痛通常由踝管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外伤压迫、腰椎间盘突出、局部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有助于修复受损神经。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对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痛需配合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2、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低频脉冲电刺激可调节神经传导功能,缓解异常放电现象。红外线照射具有消炎镇痛作用,每日治疗20分钟效果较好。治疗期间需保持患肢抬高,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
3、局部封闭治疗在踝管部位注射利多卡因与糖皮质激素混合液,可快速消除局部炎症反应。注射后需观察是否出现皮下出血或过敏反应。该方法适合踝管综合征急性发作期,每年治疗次数不宜超过3次。治疗后需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小时。
4、神经阻滞治疗在影像引导下对胫后神经主干进行药物阻滞,能阻断疼痛信号传导。常用药物包括利多卡因注射液、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等。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下肢麻木感,需预防跌倒风险。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此疗法。
5、手术治疗对于踝管韧带增厚或占位性病变压迫神经者,需行踝管减压术或肿瘤切除术。术后需石膏固定2-3周,逐步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促进切口愈合。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胫后神经痛患者日常应选择宽松软底鞋,避免穿高跟鞋或过紧鞋袜。每日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水温不宜超过40摄氏度。饮食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和优质蛋白,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夜间疼痛发作。若出现足部感觉减退或肌肉萎缩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