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道出血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血药物、黏膜保护剂及抑酸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凝血酶冻干粉、蒙脱石散、奥美拉唑等。
1、凝血酶冻干粉:
该药可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促进血液凝固,适用于胃黏膜糜烂或溃疡导致的渗血。使用前需明确出血原因,避免因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用药风险。用药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及出血变化。
2、蒙脱石散:
作为消化道黏膜保护剂,能覆盖受损黏膜形成屏障,减少胃酸和消化酶对创面的刺激。适用于轻度炎症或应激性黏膜损伤,可与其它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以保证药效。
3、奥美拉唑:
通过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内酸度,促进胃十二指肠溃疡愈合。适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等酸相关性疾病,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钙吸收。
4、生长抑素类似物:
如醋酸奥曲肽可用于门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减少血流。严重出血时需静脉给药,需在监护下调整剂量。
5、维生素K
针对凝血因子缺乏或胆汁淤积性肝病引起的出血,可改善凝血功能。新生儿出血性疾病需优先考虑补充,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患儿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应立即禁食,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出血停止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纤维食物,避免过热或刺激性食物。恢复期可补充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和瘦肉,但需切碎煮烂。日常需记录排便性状,定期复查血常规和便潜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再出血。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减少可能致敏食物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