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雾化治疗时需注意选择合适的药物、正确使用雾化器以及观察孩子的反应。雾化治疗常用于缓解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哮喘、支气管炎等,但操作不当可能影响效果或引发不适。
1、选择合适的药物。雾化药物需根据医生处方使用,常见药物包括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用于抗炎,沙丁胺醇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异丙托溴铵则用于减少气道分泌物。家长需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2、正确使用雾化器。雾化器分为压缩式和超声式,压缩式雾化器适用于大多数药物,超声式则对某些药物可能产生破坏。使用前需清洁雾化器,确保无残留物。操作时,让孩子保持坐姿或半卧位,面罩或咬嘴需紧贴面部,避免药物泄漏。每次雾化时间通常为10-15分钟,结束后及时清洗设备。
3、观察孩子的反应。雾化过程中,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面色及情绪变化。若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或皮肤发红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雾化并咨询雾化后可用温水清洁孩子面部,避免药物残留刺激皮肤。
4、注意环境与卫生。雾化治疗应在空气流通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在密闭空间使用。治疗前后需洗手,防止交叉感染。雾化器应定期消毒,避免细菌滋生。
小儿雾化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若孩子症状未缓解或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