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检查出有丙肝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肝功能、母婴阻断干预、营养支持等方式干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通常由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医源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疗妊娠中晚期可遵医嘱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等抗病毒药物,需严格评估胎儿安全性,避免使用利巴韦林等致畸药物。
2、肝功能监测每4-6周检测ALT、AST等指标,若出现黄疸或肝酶异常升高需及时干预,产后仍需持续随访6个月以上。
3、母婴阻断分娩时避免产程延长,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清洗并检测HCV RNA,母乳喂养不增加传播风险但乳头破损时应暂停。
4、营养管理每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补充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限制高脂饮食以减轻肝脏负担,保持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
建议妊娠期丙肝患者在感染科和产科联合门诊随访,分娩后6个月复查病毒载量,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并严格避孕至治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