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乳酸中毒可能由血糖控制不佳、双胍类药物使用不当、组织缺氧、肝肾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调整降糖方案、纠正缺氧、器官功能支持等方式治疗。
1. 血糖控制不佳长期高血糖导致糖代谢紊乱,促使无氧酵解增加产生乳酸。需监测血糖并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可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阿卡波糖等药物。
2. 双胍类药物过量苯乙双胍或二甲双胍抑制线粒体氧化导致乳酸堆积。出现恶心呕吐需立即停药,严重时采用血液净化,替代药物可选SGLT-2抑制剂或GLP-1受体激动剂。
3. 组织缺氧合并感染、休克时组织灌注不足,迫使细胞无氧代谢。需抗感染治疗并改善循环,表现为呼吸急促伴皮肤青紫时应及时氧疗。
4. 肝肾代谢障碍肝肾衰竭时乳酸清除能力下降,常见于合并糖尿病肾病。需透析治疗并限制蛋白质摄入,监测肌酐和转氨酶指标。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缺氧,出现深大呼吸或意识模糊须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