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出血通常由直肠息肉表面血管破裂、炎症刺激、息肉蒂部扭转、恶性病变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便血、黏液便、里急后重等症状。
1、血管破裂:直肠息肉表面黏膜较脆弱,摩擦或排便时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药物可选用云南白药胶囊、止血敏片、氨甲环酸片等止血治疗。
2、炎症刺激:慢性肠炎或感染可导致息肉充血水肿,易引发出血。建议控制辛辣刺激饮食,药物可选择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酪酸梭菌活菌片等抗炎治疗。
3、蒂部扭转:带蒂息肉发生扭转时会造成缺血坏死出血。需避免剧烈运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或高频电切术是主要治疗方式,常伴随腹痛症状。
4、恶性病变:腺瘤性息肉癌变时组织脆性增加易出血。病理检查确认后需行根治性手术,可能伴随排便习惯改变,推荐定期肠镜筛查。
出现反复便血应及时结肠镜检查,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及过量饮酒,适量补充维生素K有助于凝血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