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上起小疙瘩不疼不痒可能由毛周角化症、汗管瘤、扁平疣、皮脂腺异位症、过敏性皮炎等原因引起。
1、毛周角化症:
毛周角化症俗称“鸡皮肤”,是一种常见的毛囊角化异常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毛囊口出现微小角化性丘疹,触感粗糙,多分布于上臂外侧、大腿前侧等部位。该病与遗传因素、维生素A缺乏、皮肤干燥等有关。日常可通过加强保湿、使用含尿素或水杨酸的护肤品改善症状,严重者可遵医嘱外用维A酸类药物。
2、汗管瘤:
汗管瘤是汗腺导管分化异常形成的良性肿瘤,表现为肤色或淡黄色半球形小丘疹,直径约1-3毫米,密集而不融合。好发于眼睑、面颊及上肢,与内分泌变化密切相关。一般无需治疗,若影响美观可通过激光或电灼去除。
3、扁平疣:
扁平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米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呈肤色或淡褐色。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部分患者可自行消退,顽固性疣体可采用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或外用咪喹莫特等免疫调节剂。
4、皮脂腺异位症:
皮脂腺异位症是皮脂腺在非毛囊部位的错位发育,表现为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淡黄色丘疹,多见于口腔黏膜,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属于生理性变异,无需特殊处理,避免过度摩擦刺激即可。
5、过敏性皮炎:
接触某些致敏物质后,皮肤可能出现暂时性丘疹样反应,如衣物纤维、洗涤剂残留等。通常伴随轻微瘙痒,但部分敏感体质者可能仅表现为无症状小疙瘩。消除过敏原后多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短期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
建议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过度搔抓或摩擦。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化学洗涤剂接触。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E,适量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若皮疹持续增多、出现红肿破溃,或伴随其他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日常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促进新陈代谢,但运动后需及时清洁汗液,防止毛孔堵塞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