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脂肪肝的症状通常包括乏力、右上腹不适、食欲不振等,严重时可能出现黄疸、腹水或肝肿大。脂肪肝的病因与饮食、代谢异常、肥胖、酒精摄入等因素密切相关,治疗需从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入手。
1、乏力与疲劳
脂肪肝患者常感到乏力,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影响能量代谢。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脂肪堆积会导致其功能下降,进而影响全身能量供应。建议患者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有助于改善疲劳感。
2、右上腹不适
脂肪肝可能导致肝脏肿大,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右上腹隐痛或胀痛。这种不适感通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建议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
3、食欲不振与体重变化
脂肪肝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可能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有关。部分患者体重减轻,而另一些患者因代谢紊乱反而体重增加。建议采用均衡饮食,控制每日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同时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类、豆类和瘦肉。
4、黄疸与腹水
严重脂肪肝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导致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或腹水(腹部积液)。这些症状表明肝脏功能严重受损,需立即就医。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利胆药、利尿剂)、饮食调整(低盐饮食)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如腹腔穿刺引流)。
5、生活方式调整
脂肪肝的治疗核心在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建议患者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久坐不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减少肝脏脂肪堆积。
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疾病,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定期体检,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并预防病情恶化。如果出现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