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形成主要与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血管压力升高有关,常见原因包括肝硬化、门静脉血栓、血吸虫病等。机体通过开放原有静脉吻合支或形成新生血管建立侧支循环,以缓解门脉高压。
1、肝硬化:
肝硬化是门脉高压最常见的原因。肝脏纤维化导致肝内血管结构扭曲,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此时机体通过食管胃底静脉、脐周静脉等侧支血管分流血液,可能伴随呕血、腹壁静脉曲张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2、门静脉血栓:
门静脉主干或分支血栓形成会直接阻塞血流,促使脾静脉-胃左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静脉丛等侧支开放。患者可能出现脾肿大、便血等症状。治疗包括抗凝溶栓、经皮经肝门静脉成形术等。
3、血吸虫病:
血吸虫卵沉积在门静脉分支引发肉芽肿性炎症,长期可导致门脉纤维化。机体代偿性开放胃冠状静脉-奇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下静脉等通路,常伴有腹泻、肝脾肿大。治疗需使用吡喹酮杀虫,严重者需手术减压。
4、先天性门脉畸形:
门静脉发育异常如闭锁、狭窄等,使血流自幼受阻。侧支循环多通过脐静脉重新开放或肠系膜静脉扩张建立,儿童期即可出现呕血、生长发育迟缓。治疗需根据情况选择血管成形术或肝移植。
5、肿瘤压迫:
肝脏肿瘤或邻近器官肿瘤压迫门静脉主干,血流被迫通过腹膜后静脉、脾肾静脉等侧支回流。可能伴随腹痛、进行性消瘦等症状。治疗需手术切除肿瘤或放置血管支架。
门脉高压患者需保持低盐软食,避免粗糙食物划伤曲张静脉。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但需控制总量,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1-1.2克为宜。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定期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出现黑便或呕血立即就医。腹水患者需每日测量体重和腹围,严格记录出入量。
上消化道出血周围循环衰竭主要表现为头晕、心悸、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及意识障碍。这些症状与失血导致的循环血量不足直接相关。
1、头晕:
急性失血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时,患者会感到头部昏沉或视物旋转。出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15%时,头晕症状会明显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晕厥前兆。
2、心悸:
心脏代偿性加快收缩以维持重要器官供血,患者自觉心跳强烈或心律不齐。心率常超过100次/分,严重者可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3、皮肤湿冷:
外周血管收缩导致皮肤温度降低,同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汗腺分泌增加。典型表现为四肢末端皮肤苍白湿冷,按压甲床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超过3秒。
4、血压下降:
失血量达到800毫升以上时,收缩压可低于90毫米汞柱。体位改变时血压波动明显,从卧位转为坐位时收缩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提示血容量严重不足。
5、意识障碍:
当出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30%时,脑组织缺氧会导致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等精神症状,这是休克早期的危险信号。
出现循环衰竭表现时应立即卧床制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暂禁食禁水避免加重出血,使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注意记录呕血或黑便的频次、性状及总量,监测每小时尿量变化。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暖但避免使用热水袋,保持平卧位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建议准备既往病历资料和用药记录,便于急诊医生快速评估出血原因和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