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身上浮肿可能由心力衰竭、肾脏疾病、低蛋白血症、静脉回流障碍、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心力衰竭:
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会导致体循环淤血,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可能出现下肢对称性凹陷性水肿,伴随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常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水肿。
2、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会导致水钠潴留,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浮肿并逐渐蔓延至全身。可能伴随尿量减少、泡沫尿。需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
3、低蛋白血症:
长期营养不良或肝硬化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全身性水肿。常见腹部膨隆伴下肢肿胀。需补充优质蛋白,严重者可输注人血白蛋白。
4、静脉回流障碍:
下肢静脉曲张或深静脉血栓形成会使血液淤积在肢体远端,表现为单侧下肢肿胀、皮肤色素沉着。需穿戴医用弹力袜,血栓形成时需抗凝治疗。
5、药物副作用:
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激素类药物可能引起水钠潴留导致水肿。表现为用药后出现的对称性轻度浮肿,调整用药方案后多可缓解。
建议每日监测体重变化,记录水肿部位与程度。饮食需控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豆制品。卧床时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若出现突发性水肿加重、呼吸困难或尿量明显减少,应立即就医排查急性心衰、肾衰竭等危重情况。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基础项目,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