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米粉后腹泻可能由食物不耐受、冲调不当、肠道菌群紊乱、乳糖不耐受或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家长需观察排便性状并调整喂养方式。
1. 食物不耐受米粉中新增成分可能超出婴儿消化能力,建议家长选择单一成分米粉初次添加,出现水样便时暂停喂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
2. 冲调不当过浓或过凉的米粉刺激胃肠黏膜,家长需按说明书比例用温水调匀,腹泻期间改用米汤喂养,必要时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溶液。
3. 继发感染可能因餐具污染引发病毒性肠炎,常伴发热呕吐,家长需对餐具煮沸消毒,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医生可能开具消旋卡多曲、锌制剂、蒙脱石散等药物。
4. 过敏反应大米蛋白过敏可导致黏液血便,家长应立即停用米粉并记录饮食日记,需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严重过敏需备妥西替利嗪滴剂或肾上腺素笔。
家长应记录每日排便次数与性状,腹泻期间保持臀部清洁干燥,若出现嗜睡或尿量减少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