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期间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规范用药、监测症状、调整生活方式及预防呼吸道感染。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需通过综合管理控制症状。
1、避免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建议定期清洁居住环境,使用防螨床品,避免饲养宠物。室内保持通风干燥,梅雨季节可使用除湿机。外出时佩戴口罩,春季花粉浓度高时减少户外活动。
2、规范用药需遵医嘱长期使用控制药物如布地奈德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急性发作时按需使用缓解药物如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定期复诊评估疗效。掌握正确吸入技术,用药后漱口预防口腔真菌感染。
3、症状监测每日记录呼气峰流速值,使用哮喘控制测试问卷评估。注意咳嗽、胸闷、夜间憋醒等先兆症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症状持续加重或峰流速值下降超过个人最佳值20%时需及时就医。
4、生活方式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支气管痉挛,可选择游泳、瑜伽等温和锻炼。冬季注意保暖,外出围护口鼻。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饮食清淡少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情绪稳定,焦虑紧张可能诱发发作。
5、预防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常见诱因,流感季前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感冒人群。出现咽痛、发热等症状时及早干预,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日常勤洗手,保持口腔卫生。
哮喘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计划,与医生保持沟通,定期评估肺功能。饮食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避免已知过敏食物。室内运动时注意热身,环境温度不宜过低。发作后记录诱因便于后续规避,严重发作后72小时内需密切观察。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常用药物和紧急联系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