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呼吸是呼气过程,施救者通过口对口或口对鼻方式将呼出的气体吹入患者肺部。人工呼吸属于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主要用于呼吸骤停或心跳骤停患者的紧急抢救。
人工呼吸的原理是利用施救者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虽然呼出气体氧浓度低于空气,但仍能满足患者短期供氧需求。标准操作流程为开放气道、捏住患者鼻孔、密封口对口后匀速吹气1秒,观察到胸廓抬起即为有效。成人每次吹气量约500-600毫升,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对于婴儿需采用口对口鼻方式,吹气量以胸廓轻微起伏为宜。实施时需注意避免过度通气,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若现场有防护面罩等器械,建议优先使用以降低感染风险。
进行人工呼吸前必须确认环境安全,判断患者无意识无呼吸后立即启动急救流程。单人施救时建议采用30次胸外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双人施救时可调整为15:2。对于溺水、触电等特定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应先给予5次初始人工呼吸再开始胸外按压。操作过程中若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应停止人工呼吸。掌握正确的人工呼吸技术需要定期参加急救培训,普通民众可通过红十字会等机构获取标准化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