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主要通过胸外按压维持血液循环、通过人工呼吸提供氧气。标准操作包括按压位置、按压深度、按压频率、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比例五个要点。
1、按压位置:
将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下半段,即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另一只手叠放于上方,十指交叉翘起避免接触肋骨。按压时需保持双臂伸直,利用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压,确保力量集中在胸骨上。
2、按压深度:
成人按压深度需达到5-6厘米,儿童约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每次按压后需让胸廓完全回弹,不可倚靠在患者胸壁上。按压过浅无法有效泵血,过深可能导致肋骨骨折或内脏损伤。
3、按压频率:
保持每分钟100-120次的按压节奏,可通过计数或参照最炫民族风歌曲节拍。按压中断时间不超过10秒,持续按压能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使用节拍器或旁人计时有助于保持稳定频率。
4、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一手压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食指中指抬起下颌骨。清除口腔异物如假牙、呕吐物,保持气道通畅。怀疑颈椎损伤时改用推举下颌法避免颈部移动。
5、人工呼吸:
捏紧患者鼻孔,施救者正常吸气后包紧患者口唇缓慢吹气1秒,观察胸廓隆起。单人施救时按压与呼吸比为30:2,双人施救可调整为15:2。使用防护面罩可降低感染风险。
实施心肺复苏时需确保环境安全,立即呼叫急救系统。持续操作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定期参加急救培训可提升操作熟练度,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规律运动、控制血压血脂,降低心脏骤停风险。抢救后患者仍需送医检查潜在病因,接受进一步生命支持治疗。
喉咙位置按压疼痛可能由咽喉炎、扁桃体炎、甲状腺炎、淋巴结肿大、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局部护理、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1、咽喉炎:
咽喉黏膜炎症是常见诱因,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典型表现为吞咽疼痛伴按压痛,可能伴随发热、咳嗽。轻度可含服西瓜霜含片缓解,细菌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2、扁桃体炎:
扁桃体化脓性炎症会引起喉部放射痛,按压时疼痛加剧。常见链球菌感染,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伴白色分泌物。需进行咽拭子培养,明确病原体后选用头孢克洛等药物治疗。
3、甲状腺炎:
甲状腺组织炎症会导致喉结周围压痛,可能伴随甲状腺肿大、甲亢症状。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与病毒感染有关,需检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使用泼尼松等激素治疗。
4、淋巴结肿大:
颌下或颈部淋巴结炎性增生时,按压喉周可触及痛性包块。常见于口腔感染或EB病毒感染,需超声检查明确性质。细菌感染需服用罗红霉素,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
5、外伤因素:
喉部撞击或异物损伤会造成局部软组织挫伤,表现为按压痛伴淤青。需排除喉骨骨折,轻度损伤可通过冷敷缓解,严重者需影像学检查。
日常建议保持口腔清洁,用淡盐水漱口;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声带休息减少说话;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若疼痛持续3天不缓解或伴随呼吸困难、高热等症状,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排除会厌炎等急症。甲状腺区域疼痛建议内分泌科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