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般不会得尘肺病,但长期接触粉尘的教师可能患病。尘肺病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部弥漫性纤维化疾病,教师若长期处于粉尘环境需警惕。
教师的工作环境通常粉尘浓度较低,粉笔粉尘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硫酸钙,颗粒较大不易进入肺泡,且现代教室多采用无尘粉笔或白板,粉尘暴露风险进一步降低。但部分特殊教学场景如美术教师使用石膏粉、陶土,或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接触金属粉尘、木屑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这类粉尘颗粒更小,可沉积在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长期接触可能引发尘肺病。
长期在老旧校舍授课或频繁使用传统粉笔的教师,若教室通风不良,持续吸入粉笔粉尘可能导致尘肺样改变。粉尘沉积会刺激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逐渐形成肺组织纤维化结节。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胸闷气短,严重时出现肺功能下降。需通过胸部CT和肺功能检查确诊,确诊后应立即调离粉尘环境,并按职业病防治条例进行工伤认定。
教师群体预防尘肺病需改善教学环境,优先选用液体粉笔或交互式电子白板,美术课使用无毒环保材料。校方应定期维护通风系统,粉尘作业时佩戴N95口罩,每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出现持续干咳、运动后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到职业病防治院进行高分辨率CT检查。非粉尘暴露岗位通常无须过度担忧,但需注意粉尘环境下的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