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胎盘下缘距离宫颈内口应大于70毫米,胎盘位置异常主要包括低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和完全性前置胎盘四种类型。
1、低置胎盘:
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20-70毫米称为低置胎盘。妊娠中期超声检查发现胎盘位置偏低时,约90%会在孕晚期随子宫增大上移。低置胎盘可能引起无痛性阴道出血,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定期超声监测胎盘位置变化。
2、边缘性前置胎盘:
胎盘下缘达宫颈内口但未覆盖称为边缘性前置胎盘。这类孕妇在孕28周后可能出现突发无痛性出血,出血量通常较少。需要加强产前检查频率,建议提前准备血源,分娩方式多选择剖宫产。
3、部分性前置胎盘:
胎盘组织覆盖部分宫颈内口属于部分性前置胎盘。典型表现为妊娠晚期反复无痛性阴道出血,容易引发早产和胎儿窘迫。这类孕妇需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住院观察,分娩必须通过剖宫产完成。
4、完全性前置胎盘:
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是最严重的类型。孕晚期大出血风险极高,可能危及母婴生命。孕妇需严格卧床,提前住院待产,必须剖宫产终止妊娠,术中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5、诊断方法:
经阴道超声是诊断胎盘位置的金标准,建议在孕18-24周进行初步筛查。对于疑似病例,需在孕28周和32周复查确认。磁共振成像适用于超声诊断困难的情况,能更准确判断胎盘植入程度。
孕期发现胎盘位置异常需加强监护,建议左侧卧位休息,每日保证10小时睡眠。饮食注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K,预防贫血和凝血功能障碍。避免提重物、久站和长途旅行,出现阴道流血立即就医。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关注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导致腹压增高。心理上避免过度焦虑,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制定个性化分娩方案。
中央前置胎盘植入概率约为10%-25%,实际风险受胎盘位置异常程度、既往剖宫产次数、子宫手术史、辅助生殖技术受孕、高龄妊娠等因素影响。
1、胎盘位置异常程度:
完全覆盖宫颈内口的中央型前置胎盘植入风险最高,部分覆盖者风险相对降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前壁时更易发生植入,这与子宫下段肌层薄弱、蜕膜形成不良有关。超声检查中胎盘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胎盘内腔隙血流信号是重要预测指标。
2、既往剖宫产次数:
每增加一次剖宫产史,植入风险上升1.5-2倍。手术瘢痕处胎盘附着会导致蜕膜基底缺失,绒毛直接侵入肌层。有3次以上剖宫产史者,植入概率可达40%-60%。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者风险进一步增加。
3、子宫手术史:
子宫肌瘤剔除术、宫腔粘连分离术等操作可能破坏子宫内膜基底层。术后形成的瘢痕组织影响胎盘正常附着,特别是涉及子宫下段的手术操作。多次人工流产史也会增加植入风险。
4、辅助生殖技术:
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使胎盘植入风险增加2-3倍。可能与胚胎移植时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变有关,体外培养过程可能影响胚胎着床行为。多胎妊娠进一步放大这种风险。
5、高龄妊娠:
35岁以上孕妇发生胎盘植入的概率是年轻孕妇的2倍。年龄增长导致子宫血管重塑能力下降,蜕膜化过程不完善。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时风险叠加。
建议中央前置胎盘孕妇定期进行超声监测,孕28周后重点评估胎盘植入征象。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立即就医。饮食注意补充铁剂预防贫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选择有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多学科团队协作可降低严重出血风险。术后需加强子宫复旧观察,警惕晚期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