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骨折通常建议手术治疗。治疗方案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骨折类型、基础疾病等因素,主要处理方式有内固定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牵引保守治疗、药物镇痛管理、康复训练干预。
1、内固定术:
适用于骨质条件较好的患者,通过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实现骨折端稳定。手术可早期恢复关节功能,降低卧床并发症风险,但存在内固定失效可能。术后需配合渐进性负重训练。
2、人工关节置换术:
针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优选,能避免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问题。术后次日即可助行器辅助下床,显著减少肺炎、褥疮等并发症,但存在假体松动、感染等远期风险。
3、牵引保守治疗:
适用于手术禁忌患者,通过持续骨牵引维持骨折对位。需严格卧床8-12周,期间需加强肺部叩击、下肢按摩等护理,但易引发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4、药物镇痛管理:
保守治疗期间需规范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改善骨质量。需注意胃肠道保护及肾功能监测,避免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导致便秘和依赖。
5、康复训练干预:
术后或牵引拆除后需系统康复,包括踝泵运动预防血栓、直腿抬高增强肌力、步态训练恢复行走功能。康复周期通常需3-6个月,高龄患者需家属全程陪护防跌倒。
饮食上建议每日摄入1200毫克钙质及800单位维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海产品。康复期可进行水中步行训练减轻关节负荷,使用助行器期间保持家居通道无障碍,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情况。出现患肢肿胀发热或突发疼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