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脱落可能由肿瘤组织坏死、外力摩擦、肿瘤血管破裂、肿瘤侵袭性生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靶向治疗、介入栓塞、放射治疗等方式干预。
1、肿瘤组织坏死肿瘤内部供血不足导致局部坏死,坏死组织脱落可能伴随腐臭味分泌物。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性质,坏死范围较大时需手术清创,可配合使用顺铂、紫杉醇、卡培他滨等化疗药物控制进展。
2、外力摩擦体表肿瘤或黏膜肿瘤受衣物摩擦、器械检查等机械刺激导致表面脱落。需避免局部刺激,溃疡面可使用康复新液湿敷,感染时需联合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莫匹罗星等抗生素治疗。
3、肿瘤血管破裂肿瘤新生血管结构异常易破裂出血,血块脱落可能伴随呕血或咯血。急诊需内镜下止血或血管介入栓塞,出血量较大时需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配合使用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止血药物。
4、侵袭性生长恶性肿瘤浸润周围组织导致正常结构破坏脱落,常见于胃癌穿透浆膜层。需评估分期后行根治性手术,晚期可联合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化疗方案,疼痛明显时使用羟考酮缓释片镇痛。
出现肿瘤脱落需立即就医明确病因,治疗期间保持创面清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