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7周属于足月妊娠阶段,需重点关注胎动监测、产前检查、分娩准备、异常症状识别、心理调节等事项。
1、胎动监测每日固定时间记录胎动次数,正常情况每小时胎动3-5次。可采用餐后左侧卧位计数法,若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突然减少过半,需立即就医。避免长时间平躺影响胎盘供血,监测时注意区分胎儿打嗝与真实胎动。
2、产前检查每周需完成胎心监护、尿常规及血压测量,评估胎儿宫内状况。通过B超检查羊水指数、胎盘成熟度及胎位情况,若发现臀位或横位需考虑外倒转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增加尿蛋白检测频次。
3、分娩准备整理待产包应包括产妇卫生用品、新生儿衣物及医疗证件。熟悉产房路线与急诊流程,保存产科联系电话。学习拉玛泽呼吸法缓解宫缩疼痛,了解自然分娩与剖宫产指征。
4、异常识别警惕规律宫缩伴宫颈粘液栓脱落等临产征兆。出现阴道流血、持续腹痛或胎膜早破应立即平卧送医。妊娠期瘙痒伴黄疸可能提示胆汁淤积症,需检测肝功能。
5、心理调节参加产前心理辅导可降低分娩焦虑,与伴侣共同制定分娩计划。睡眠障碍者可尝试孕妇枕辅助侧卧,避免睡前过度饮水。出现产前抑郁倾向应及时寻求心理支持。
保持每日30分钟散步等适度运动,避免提重物及久站。饮食注意补充铁剂预防贫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控制精制糖摄入量,每日饮水不少于1.5升。出现宫缩时记录间隔时间,真假宫缩可通过改变体位鉴别。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准备好婴儿安全座椅。最后阶段避免长途旅行,随时有家属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