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实验室检测等方式确诊。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诊断性刮宫、免疫组化检测、肿瘤标志物筛查。
1、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形态及病灶血流信号,典型表现为子宫肌层内边界不清的混合回声团块,彩色多普勒可见丰富血流。该检查无创便捷,是初步筛查的首选方法。
2、磁共振成像:
盆腔增强MRI能准确判断肿瘤浸润范围,特征性表现为T2加权像高信号病灶伴肌层破坏。对于评估手术可行性及分期具有重要价值,可鉴别平滑肌瘤等良性病变。
3、诊断性刮宫:
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肿瘤组织学类型。但需注意间质肉瘤常呈浸润性生长,单纯诊刮可能漏诊深部病灶,需结合影像学综合判断。
4、免疫组化检测:
病理标本需进行CD10、孕激素受体等标志物检测,典型病例CD10呈弥漫强阳性。该检查对鉴别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与平滑肌肉瘤具有决定性意义。
5、肿瘤标志物筛查:
血清CA125、LDH等指标可能升高,但特异性较低,主要用于治疗后的疗效监测和复发预警。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确诊后应限制高脂肪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术后恢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定期复查需包含盆腔检查、胸部CT等项目,监测复发迹象。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给予充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