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衰竭时淤血主要发生在肺循环系统。左心衰竭导致肺静脉回流受阻,淤血部位集中在肺部毛细血管及肺静脉,可能引发肺淤血、肺水肿等病理改变。
1、肺毛细血管淤血:
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时,左心房血液无法充分排入主动脉,肺静脉压力升高传导至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静水压超过血浆胶体渗透压,液体渗出到肺泡间隔,早期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湿啰音。
2、肺静脉扩张:
持续升高的肺静脉压力会导致血管结构性改变,静脉内膜增厚、管腔扩张。胸部X线可见肺门血管影增粗,患者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典型表现。
3、肺泡间隔水肿:
淤血进展时,渗出的血浆成分突破肺泡上皮屏障进入肺泡腔。此时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显著下降,患者出现端坐呼吸、发绀等低氧血症症状,肺部CT可见磨玻璃样改变。
4、支气管黏膜充血:
肺循环淤血会波及支气管静脉系统,导致气道黏膜血管扩张。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严重时支气管黏膜破裂可出现血丝痰,支气管镜检查可见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
5、胸膜腔积液:
晚期肺循环压力持续升高时,液体可经壁层胸膜淋巴系统渗入胸腔。体检发现患侧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超声检查可明确积液量,多为漏出液性质。
日常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加重水钠潴留;选择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40%以下;睡眠时垫高床头30度可减轻夜间呼吸困难;每日晨起称重记录体重变化,3天内增长超过2公斤需及时就医;注意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遵医嘱使用利尿剂时需观察尿量及电解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