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通常不需要吃抗生素。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盲目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增加或药物不良反应。
普通感冒和流感通常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体引发,表现为打喷嚏、鼻塞、咽痛、低热等症状。这类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一般5-7天可自行缓解。此时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不仅无法缩短病程,还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发腹泻或过敏反应。发热是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正常反应,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时,物理降温比药物干预更安全。
当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脓性鼻涕、扁桃体化脓等细菌感染征象时,需经血常规等检查确认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例如链球菌性咽炎可能需服用阿奇霉素分散片,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头孢呋辛酯片。但这类情况在感冒中占比不足10%,且需严格避免自行选用抗生素。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更应谨慎,滥用抗生素可能影响生长发育或胎儿健康。
感冒发烧期间应多饮温水,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摄入量有助于代谢毒素。饮食选择小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用34-37摄氏度温水擦拭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可辅助退热。若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或发热反复超过72小时,需立即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测。平时通过勤洗手、戴口罩等措施预防感染,合理运动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