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性脑病患者需注意低盐、高蛋白、易消化饮食,避免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饮食调整有助于改善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风险。
一、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钠离子潴留可能加重肺水肿及脑细胞水肿,建议使用柠檬汁、香草等天然调味品替代盐分。合并右心衰竭时更需严格限盐。
二、优质蛋白补充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1.2-1.5克蛋白,优先选择鱼肉、鸡胸肉、豆腐等易吸收蛋白。蛋白质缺乏可能导致呼吸肌萎缩,但过量摄入会增加代谢负担。急性期可选用乳清蛋白粉补充。
三、控制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降至50%以下,避免单次大量进食米面类食物。高糖饮食会增加二氧化碳生成量,加重呼吸负荷。建议选择燕麦、藜麦等低升糖指数主食,分5-6餐少量进食。
四、必需脂肪酸摄入每日补充核桃仁5-8克或亚麻籽油10毫升,富含ω-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肺部炎症反应。但需避免油炸食品,烹调温度不超过180℃。合并消化道出血时应暂停坚果类食物。
五、维生素与矿物质重点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每日摄入西蓝花200克、猕猴桃1个。缺磷可能影响呼吸肌功能,可适量食用蘑菇、南瓜子。使用利尿剂患者需监测血钾水平,适当补充香蕉、土豆等富钾食物。
肺性脑病患者进食时应保持半卧位,餐后休息30分钟再活动。出现吞咽困难或意识模糊时需改为糊状饮食,必要时采用鼻饲营养。每日记录出入量,维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煎炸烧烤。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者需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食谱,定期复查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