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的霉菌性阴道炎可能引发外阴溃烂、尿路感染、盆腔炎症等并发症,通常表现为剧烈瘙痒、异常分泌物增多、性交疼痛等症状。治疗需通过抗真菌药物、局部护理、增强免疫力、伴侣同治、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干预。
1、外阴溃烂:
长期未控制的霉菌感染可导致外阴皮肤黏膜破损,形成糜烂或溃疡。患者可能出现灼痛感,尤其在排尿或摩擦时加重。需使用克霉唑栓剂等抗真菌药物,并保持外阴干燥清洁。
2、尿路感染:
真菌可能逆行感染尿道和膀胱,引发尿频尿急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血尿或发热,需进行尿培养确诊。除抗真菌治疗外,可配合三金片等中成药辅助缓解症状。
3、盆腔炎症:
真菌上行至子宫或输卵管可能诱发盆腔炎,表现为下腹坠痛、腰骶酸痛。需联合使用氟康唑等口服抗真菌药,必要时进行盆腔理疗。该情况可能影响生育功能,需及时干预。
4、继发感染:
破损的皮肤黏膜易合并细菌感染,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发热。需进行分泌物培养,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严重者可能发展为败血症,需住院治疗。
5、心理影响:
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影响性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建议进行心理疏导,伴侣需同步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日常需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使用护垫;饮食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益生菌;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痊愈后3个月内需复查真菌培养。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阴道出血需立即就医,糖尿病患者更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