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喉咙疱疹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抗病毒药物、局部镇痛处理、补充水分、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儿童喉咙疱疹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口腔黏膜损伤、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儿童专用漱口水轻柔清洁口腔,每日重复进行3-4次,有助于减少病毒附着。家长需选用软毛牙刷避免刺激疱疹,清洁后可用无菌棉签蘸取康复新液涂抹患处。疱疹破溃期间禁止使用含酒精的漱口产品,护理后半小时内避免进食饮水。
2、使用抗病毒药物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颗粒、更昔洛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合并细菌感染需配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奇霉素颗粒,家长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所有抗病毒药物均需按疗程完整服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3、局部镇痛处理进食前15分钟可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涂抹镇痛,或含服西吡氯铵含片缓解吞咽疼痛。冷敷颈部能减轻淋巴结肿痛,但禁止直接冰敷疱疹部位。家长可将食物制成糊状或流质,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加重黏膜损伤。
4、补充水分每日少量多次饮用常温白开水或口服补液盐,维持尿量每4-6小时一次。可适量饮用椰子水、稀释后的苹果汁补充电解质。出现排尿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症状时,需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5、及时就医当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拒食导致体重下降、疱疹化脓或扩散至面部时,需急诊处理。重症病例可能需住院进行更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合并脑炎时需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家长应保留患儿呕吐物或排泄物样本供病原学检测。
患儿应单独使用餐具并每日煮沸消毒,患病期间避免接触其他儿童。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开窗通风2-3次。恢复期可适量食用蒸蛋羹、山药粥等温和食物,补充维生素B族促进黏膜修复。症状消退后仍需观察1周,防止病毒潜伏复发。若家庭成员出现唇周疱疹,需严格避免与患儿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