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裂和骨折可通过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区分。骨裂属于不完全性骨折,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和轻微肿胀;骨折则可能出现剧烈疼痛、明显畸形、异常活动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X线、CT等检查明确诊断。
骨裂通常指骨骼出现细小裂缝但未完全断裂,属于稳定性骨折。疼痛程度较轻,按压时疼痛加重但无骨擦感,肿胀范围局限,患肢仍可轻微活动但会因疼痛受限。常见于跌倒、撞击等轻微外伤,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更易发生。X线检查可能显示骨皮质不连续但无明显移位,部分隐匿性骨裂需通过CT或核磁共振确诊。
骨折指骨骼完整性完全破坏,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症状包括剧烈持续性疼痛、皮下淤血、患处明显畸形或异常活动,严重者可闻及骨擦音。暴力外伤、高处坠落等是常见诱因,可能伴随神经血管损伤。X线检查可见明显骨折线和断端移位,复杂骨折需CT三维重建评估。粉碎性骨折、关节内骨折等类型需紧急处理以防并发症。
无论疑似骨裂或骨折,均需避免患肢负重活动。受伤后应立即冰敷消肿,用夹板或支具临时固定,抬高患肢减少肿胀。饮食需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如牛奶、鱼类等促进骨骼修复。康复期遵医嘱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老年人需预防跌倒,骨质疏松患者应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