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采用中医治疗有一定效果,但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综合判断。中医治疗方式主要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调摄冲任、扶正固本等。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必要时配合现代医学检查。
一、疏肝理气肝气郁结是乳腺增生的常见证型,表现为乳房胀痛随情绪波动加重。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含柴胡、香附等药材。治疗期间需保持情绪舒畅,避免熬夜。此方法适用于早期轻度增生伴情志不畅者,对周期性乳房胀痛效果较明显。
二、活血化瘀气血瘀滞型多见乳房刺痛、肿块质硬。血府逐瘀汤为代表方剂,含当归、桃仁等成分。可配合局部艾灸或穴位按摩促进气血运行。注意月经量多者慎用活血药物,治疗期间观察肿块变化情况。
三、化痰散结痰瘀互结证常见多发结节伴分泌物。海藻玉壶汤为基础方,含海藻、昆布等软坚散结药。需区分良恶性结节,定期复查乳腺超声。合并甲状腺疾病者需调整含碘药物用量。
四、调摄冲任冲任失调多见于围绝经期女性,伴月经紊乱。常用二仙汤合四物汤调理,含仙茅、淫羊藿等。治疗需持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配合记录月经周期变化。阴虚火旺者需调整温补药材比例。
五、扶正固本脾肾阳虚型表现为隐痛遇冷加重。右归丸配合局部温敷,含肉桂、附子等。需注意药物温热特性,避免燥热伤阴。体质虚弱者可采用膏方缓补,配合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需坚持3-6个月,期间每月复查乳腺超声观察疗效。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脂肪饮食,选择无钢圈文胸减少压迫。疼痛明显时可热敷15分钟缓解,但出现乳头溢血、肿块快速增大等需立即就医。适当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有助于气血调和,忌食辛辣刺激及含雌激素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