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是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这些特征主要由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炎性介质释放及组织损伤修复过程共同导致。
1、发红:
炎症初期局部血管扩张导致血流增加,表现为皮肤或黏膜发红。血管扩张由组胺、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引起,是机体防御反应的第一步。
2、肿胀:
血管通透性增高使血浆蛋白和液体渗出至组织间隙,形成炎性水肿。缓激肽等物质破坏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同时白细胞迁移至组织间隙进一步加重肿胀。
3、发热:
局部温度升高源于血流增加及代谢活动增强。炎症灶内白细胞释放白介素-1等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时还会引起全身发热反应。
4、疼痛:
炎性介质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痛觉。前列腺素E2可降低痛阈,缓激肽直接激活疼痛受体,组织肿胀压迫神经纤维也会导致持续性钝痛。
5、功能障碍:
炎症导致器官或组织正常生理功能受限。关节炎症引起活动障碍,肺炎影响气体交换,这种保护性限制可防止损伤扩大但需及时干预。
日常需注意控制诱发因素,避免外伤感染,保证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急性期可局部冷敷减轻肿胀疼痛,慢性炎症建议低糖饮食减少促炎因子产生。适当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和维生素C有助于调节炎症反应,但持续症状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