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患者降温治疗的目标是迅速降低体温至38.5-39.0℃以内,以防止因高温导致的器官损伤和多系统衰竭。治疗包括物理降温、药物干预和维持生命体征的支持性治疗。
1、降温目标的意义:
热射病是一种由高温引起的重症,体温过高会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内脏器官损害及炎症过度反应。如果体温长期维持在40℃以上,可能引发脑损伤、肝功能衰竭及循环系统异常,因此降温治疗在急救中尤为重要。将体温快速降至38.5-39.0℃的目标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2、常用的降温方法:
1、物理降温:
接受快速降温的核心手段,包括冷水浸泡、冰毯降温及用冰袋敷于大动脉流经的部位如腋窝、颈部、腹股沟处。冷水浸泡被认为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可将患者体温每分钟降低0.1-0.2℃。
2、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不足时,可辅助药物治疗。如对寒战的患者使用镇静药物例如咪达唑仑;对全身炎症反应明显的患者,可能会需要短期使用抗炎药物,但这需要严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
3、维持生命体征:
除了降温,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及电解质水平。必要时可给予补液治疗,改善循环系统状态,并使用机械通气来支持呼吸功能。
3、热射病的预防方法:
在高温环境中,加强防晒、防暑是预防热射病的关键,例如穿轻薄透气的衣物、避免高强度运动,及时补充水分。如果工作于高温环境下,还需注意轮换休息,避免连续暴露。
降温治疗对热射病患者的抢救至关重要,需争分夺秒。发现热射病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采取初步降温措施,送医后将视患者具体病情采取相关治疗,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