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溃疡可通过抑酸治疗、黏膜保护剂、抗生素治疗、内镜下治疗等方式治疗。食管溃疡通常由胃酸反流、药物刺激、幽门螺杆菌感染、食管黏膜缺血等原因引起。
1、抑酸治疗胃酸反流是食管溃疡的主要原因,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同时需配合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改善反流症状。
2、黏膜保护剂药物刺激或物理损伤导致黏膜屏障破坏时,可使用硫糖铝混悬凝胶、铝碳酸镁咀嚼片、枸橼酸铋钾等药物形成保护膜,隔离胃酸侵蚀,缓解胸骨后疼痛症状。
3、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食管溃疡需采用四联疗法,包含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及质子泵抑制剂,根除感染后溃疡复发概率显著降低。
4、内镜下治疗对于难治性溃疡或出血性溃疡,可在内镜下进行止血夹闭、氩离子凝固等治疗,严重狭窄者需行食管扩张术,术后仍需长期药物维持治疗。
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进食后保持直立位2小时,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