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息肉大小、病理类型及患者症状,直径超过10毫米或病理提示高级别瘤变的息肉通常建议手术切除。
肠息肉是突出于肠黏膜表面的异常组织增生,其处理方式需综合评估。直径5毫米以下的息肉多数为良性增生性息肉,可通过肠镜直接钳除,无须额外手术。直径5-10毫米的腺瘤性息肉存在癌变风险,通常建议在肠镜下进行黏膜切除术。直径超过10毫米的广基息肉或病理检查提示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需考虑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对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引起的弥漫性息肉,可能需行全结肠切除术以预防癌变。
术后应保持低渣饮食1-2周,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物,减少肠道机械性刺激。术后3个月需复查肠镜评估切除效果,此后根据病理结果制定随访计划。日常需注意观察排便习惯改变、腹痛或便血等症状,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但术后1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创面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