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咽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干预等方式治疗。慢性鼻咽炎通常由感染、环境刺激、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慢性鼻咽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有助于减轻鼻咽部黏膜炎症。细菌感染时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等抗生素。过敏因素导致的症状可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伴有胃食管反流者需配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抑酸剂治疗。
2、物理治疗鼻腔冲洗可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推荐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鼻腔喷雾。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能缓解黏膜水肿,常用药物包括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适用于顽固性鼻咽部淋巴组织增生,可改善通气功能。
3、生活干预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避免干燥空气刺激。戒烟并远离二手烟,减少油烟、粉尘等环境刺激物接触。冬季外出佩戴口罩,注意口鼻部保暖。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有助于稀释分泌物。
4、中医调理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者可服用玉屏风颗粒,肺经郁热型适用辛夷清肺饮。穴位贴敷选用大椎、肺俞等穴位,三伏贴疗法对部分患者有效。耳穴压豆选取内鼻、咽喉等反射区,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5、免疫调节反复发作者可检测免疫功能,必要时使用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等免疫调节剂。补充维生素C片、维生素D滴剂有助于增强黏膜抵抗力。过敏体质患者需进行过敏原检测并针对性回避。
慢性鼻咽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用嗓。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食物,过敏体质者需回避已知过敏食物。坚持鼻腔清洁护理,症状持续加重或伴血性分泌物时应及时就诊。合并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需同步治疗,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减充血剂类滴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