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需定期进行血压监测、血液生化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和并发症风险。
1、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能反映24小时内血压波动规律,建议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家庭自测血压需选择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避免咖啡因和吸烟干扰。诊室血压测量时需连续3次取平均值,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需警惕。
2、血液生化检查:
包括空腹血糖、血脂四项、肾功能和电解质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3.4mmol/L可能加速动脉硬化,血肌酐升高提示肾脏损伤风险。钾钠异常会影响降压药选择,糖尿病患者需加测糖化血红蛋白。
3、尿液检查: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能早期发现肾小球损伤,阳性结果提示靶器官损害。尿常规检查关注尿蛋白和红细胞,高血压肾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现象。建议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4、心电图检查:
可发现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等心脏改变。ST-T段改变可能提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房颤患者需加强抗凝管理。合并胸痛患者建议增加运动负荷试验。
5、心脏超声:
能准确评估左心室质量指数和舒张功能,EF值低于50%需警惕心功能减退。主动脉瓣反流和室间隔增厚是常见继发改变,重度高血压可能引发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患者除规范检查外,需保持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优先选择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走、游泳等运动可改善血管弹性。戒烟限酒,保证7小时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冬季注意保暖,清晨起床动作宜缓慢。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监测餐后血糖,肥胖患者建议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
白内障手术前需完成术前检查、调整用药、眼部清洁、全身状态评估及心理准备五项核心准备。
1、术前检查:
需完成视力、眼压、角膜地形图、眼底检查及人工晶体度数测算等专项检查。眼科医生会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晶状体混浊程度,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排除青光眼等禁忌症,确保手术方案个性化定制。
2、调整用药:
术前3天需停用抗凝血药物如阿司匹林,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空腹8毫摩尔每升以下。青光眼患者需提前改用不影响手术的眼药水,全身使用免疫抑制剂者需经内科医生会诊调整剂量。
3、眼部清洁:
术前3天开始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每日4次。手术当天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女性患者需卸除眼妆,佩戴隐形眼镜者需提前1周停戴。睫毛根部需用稀释碘伏溶液消毒。
4、全身评估:
高血压患者血压需稳定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冠心病患者需携带近期心电图报告。全麻手术者需完善胸片、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检查,呼吸道感染者应延期手术。
5、心理准备:
了解手术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流程,知晓术后可能出现短暂畏光、异物感等正常反应。提前准备遮阳帽和防护眼镜,安排家属陪同往返。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前需与主刀医生充分沟通预期效果。
手术前一周保持清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增强角膜修复能力。每日进行眼球转动训练提升配合度,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眼外伤。准备宽松开襟衣物方便术后穿戴,住院患者需携带常用降压药和降糖药。术后恢复期需避免弯腰提重物,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滴眼液,定期复查视力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