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新生儿黄疸值超过12.9mg/dL时需要考虑照蓝光治疗,具体数值还需结合胎龄、出生体重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方法,通过光化学作用将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便于排出体外。
1、新生儿黄疸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导致胆红素代谢能力不足,通常出现在出生后2-3天,7-10天自然消退。病理性黄疸则可能由母婴血型不合、感染、遗传代谢疾病等引起,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需引起重视。
2、照蓝光的原理是利用特定波长的蓝光460-490nm照射皮肤,使胆红素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从而通过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光照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护新生儿的眼睛和生殖器,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光线下。
3、光照治疗的适应症需根据黄疸程度和危险因素综合评估。足月新生儿黄疸值超过12.9mg/dL,早产儿超过10mg/dL时建议光照治疗。伴有嗜睡、拒奶等神经系统症状,即使黄疸值未达到标准,也需尽早治疗。
4、光照治疗的具体方式包括单面照射和双面照射两种。单面照射时,新生儿背朝上平卧在光疗箱中,光照强度通常为6-10μW/cm²/nm。双面照射则是上下两面同时进行,光照强度加倍,治疗效果更好。
5、光照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黄疸值变化,通常每4-6小时测量一次。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应逐渐下降,若72小时内未明显下降,需考虑更换治疗方式或进一步检查病因。
6、光照治疗的副作用较少,可能出现皮肤红斑、腹泻、脱水、体温升高等。治疗期间需注意补充水分,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定期翻身。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立即停止治疗并采取相应措施。
7、光照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考虑换血治疗。换血治疗的适应症包括黄疸值过高足月儿>20mg/dL、存在核黄疸危险因素、光照治疗无效等。换血治疗需在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下进行,存在一定风险。
8、预防新生儿黄疸的重要措施包括早开奶、按需喂养,促进胎粪排出,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母亲妊娠期应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引起新生儿黄疸的高危因素。
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现象,但需警惕病理性黄疸的危险。家长应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变化,及时就医检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光照治疗有效且安全,但需掌握适应症和注意事项,确保治疗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