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荨麻疹在中医中被称为“风疹块”或“瘾疹”,治疗以疏风清热、养血润燥为主,同时需结合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中医认为荨麻疹多与风邪、湿热、血虚等因素有关,治疗时需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1、风热型荨麻疹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剧烈,治疗以疏风清热为主。常用方剂如消风散,药物包括荆芥、防风、蝉蜕等,可有效缓解症状。饮食上建议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姜等,多食用清淡食物如绿豆、冬瓜。
2、湿热型荨麻疹常见于夏季,皮肤出现红色丘疹,伴有瘙痒和渗出。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药物包括龙胆草、黄芩、栀子等。饮食上建议避免油腻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多食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薏米、赤小豆。
3、血虚型荨麻疹多见于慢性患者,皮肤干燥、瘙痒,夜间加重。治疗以养血润燥为主,常用方剂如当归饮子,药物包括当归、白芍、熟地黄等。饮食上建议多食用养血润燥的食物如黑芝麻、红枣,避免生冷食物。
4、外治法包括中药熏洗和针灸。中药熏洗常用药物如艾叶、苦参、地肤子,可缓解瘙痒。针灸常用穴位如曲池、合谷、血海,可调节气血,改善症状。
5、预防荨麻疹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搔抓。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荨麻疹的中医治疗需根据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结合内服药物、外治法和饮食调理,同时注意预防和日常护理,才能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