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后近视度数可能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通常较儿童期减缓。近视发展受遗传因素、用眼习惯、环境光线等多因素影响,并非单纯由年龄决定。
青少年在14岁后眼球发育速度放缓,部分人近视度数趋于稳定。此时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接近成人水平,若保持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如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持阅读距离、增加户外活动,可能有效延缓近视进展。临床观察显示,部分青少年在14-18岁期间近视度数每年增长不超过50度,少数甚至出现停滞。
仍有相当比例人群在14岁后持续近视加深。病理性近视患者眼轴可能继续异常增长,导致每年度数增加超过100度。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照明不足、缺乏维生素D等因素会刺激眼轴延长。部分青少年在高中阶段因课业压力加重,可能出现度数快速上升的情况,需每半年进行散瞳验光监测。
建议每6个月进行专业验光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日常遵循20-20-20用眼法则,即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物体20秒。增加白天户外活动时间,保证每日2小时以上自然光暴露。若发现视力骤降或视物变形,应及时排查圆锥角膜、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对于持续进展的高度近视,可考虑角膜塑形镜或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控制方案,但须在眼科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