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由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咽鼓管功能障碍、胆脂瘤形成、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
1. 急性炎症迁延急性中耳炎未彻底治愈时,细菌持续感染导致黏膜反复化脓。治疗需彻底清除病灶,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
2. 咽鼓管异常腺样体肥大或鼻窦炎等导致咽鼓管通气障碍,中耳腔负压引发积液感染。需治疗原发病,鼻腔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缓解肿胀,必要时行腺样体切除术。
3. 胆脂瘤破坏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胆脂瘤,侵蚀听小骨及乳突骨质。典型表现为恶臭分泌物和听力下降,需手术清除病灶并行鼓室成形术。
4. 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易继发特殊病原体感染。需控制基础疾病,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万古霉素等。
日常应避免耳道进水,擤鼻时勿过度用力,出现耳痛流脓等症状及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