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皮肌炎的酶学检查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醛缩酶(AL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这些酶的水平升高通常与肌肉损伤相关,是诊断皮肌炎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这些酶的水平,可以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1、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是肌肉损伤的敏感指标,皮肌炎患者常出现CK水平显著升高。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当肌肉受损时,CK会释放到血液中。检测CK水平有助于评估肌肉炎症的活跃程度。如果CK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提示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
2、乳酸脱氢酶(LDH)
乳酸脱氢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酶,参与能量代谢。皮肌炎患者的LDH水平通常升高,反映肌肉细胞的损伤和炎症。LDH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的进展,尤其是在CK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时,LDH的升高可能提示潜在的肌肉损伤。
3、醛缩酶(ALD)
醛缩酶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主要存在于肌肉组织中。皮肌炎患者的ALD水平升高与肌肉炎症和损伤密切相关。检测ALD水平可以辅助诊断皮肌炎,尤其是在CK和LDH水平不显著升高的情况下,ALD的升高可能成为重要的诊断依据。
治疗方法
皮肌炎的治疗需要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和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减轻炎症和肌肉损伤。
- 物理治疗:适度的运动疗法和物理治疗有助于改善肌肉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和拉伸训练。
-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鱼类、鸡蛋、绿叶蔬菜等,有助于促进肌肉修复。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以减少病情复发的风险。
皮肌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结合酶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出现肌肉无力、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