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急性胃肠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调整饮食、药物干预、预防脱水等方式缓解。
1. 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因,表现为水样腹泻伴呕吐。家长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
2. 细菌感染:沙门氏菌或大肠杆菌污染食物导致,常见发热和黏液血便。需就医进行大便培养,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布拉氏酵母菌散等药物。
3. 饮食不当:喂养过量或食物变质刺激胃肠黏膜,引发腹痛腹胀。家长应暂停辅食24小时,少量多次喂食米汤或稀释奶粉,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4. 过敏反应:牛奶蛋白或鸡蛋过敏可造成腹泻皮疹,需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建议更换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医生可能推荐氯雷他定糖浆配合益生菌调节。
患病期间注意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腹泻超过3天或出现嗜睡、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须立即就医。恢复期饮食遵循从稀到稠、由少到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