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交界性逸搏及逸搏心律可能由窦房结功能抑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药物作用、器质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
1、窦房结功能抑制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导致次级起搏点被动代偿,常见于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可通过动态心电图确诊,必要时使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
2、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夜间休息、运动员或呕吐反射等生理状态可能增强迷走神经活性,通常无须特殊治疗,消除诱因后心律可自行恢复。
3、药物作用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药物过量可抑制窦房结功能,需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严重时可使用胰高血糖素对抗药物毒性。
4、器质性心脏病可能与心肌炎、心肌梗死等病变有关,通常伴随胸痛、心力衰竭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必要时植入临时起搏器维持心律。
建议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或剧烈运动,合并基础心脏病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并定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