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四种主要类型,症状表现从胸闷胸痛到急性心肌缺血不等。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活动后气促、心悸,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或猝死。
1、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表现为劳力性胸痛,疼痛多位于胸骨后部,呈压迫感或紧缩感,持续2-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症状常由体力活动、情绪激动诱发,发作频率和程度相对稳定。可能伴随左肩臂放射痛、下颌不适等症状。心电图检查可见发作时ST段压低或T波倒置。
2、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较稳定型更严重,静息时也可发作,疼痛持续时间延长至10-20分钟,硝酸甘油缓解效果差。疼痛程度进行性加重,发作频率增加,轻微活动即可诱发。部分患者出现冷汗、恶心等伴随症状。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范畴,需紧急处理以防进展为心肌梗死。
3、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表现为持续剧烈胸痛超过30分钟,常伴有濒死感、大汗淋漓、呕吐等症状。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或T波动态改变,心肌酶谱升高但不符合ST段抬高型心梗标准。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需冠状动脉造影评估血管病变程度。
4、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症状最危急,胸痛持续不缓解,可放射至左臂、背部或上腹部,伴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显示梗死相关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心肌坏死标志物显著升高。需立即进行再灌注治疗,延迟处理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
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部分冠心病患者无明显胸痛症状,仅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心电图可发现缺血性ST-T改变,运动负荷试验阳性。此类患者易突发严重心血管事件,需通过冠脉CTA或造影明确诊断。
冠心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严格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及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调脂药物。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出现持续胸痛超过15分钟应立即呼叫急救。定期复查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